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统战部组织我校党外人士认真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校发展畅谈体会和感受。
民盟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主委李东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厚情怀。作为高校教师和民盟基层组织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团结带领全体盟员,发挥自身优势,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增强能力本领,更好地融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民进河南理工大学支部主委李新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教育问题既是惟此为大的事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既要久久为功,又是当务之急。”作为一名高校外事工作者和民主党派成员,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感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也感到充满希望、干劲十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以服务学校“双一流”创建工作为目标,继续落实“科技+人文”双翼驱动国际化发展理念,推进全员参与的“大外事”国际化工作体制机制走实走深,不断为学校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民革河南理工大学支部主委杨健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感到使命光荣,而且也倍感肩上的重担、责任和紧迫感。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深入思考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就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结合时代进步,主动拥抱、学习新知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各类型各层次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个人力量。
农工党河南理工大学支部主委林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论述,为高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探索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模式。一方面要加强校企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联合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建设实践平台,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为河南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三学社河南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张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对高校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定当坚守初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同时,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站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历史交汇点,必将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河南理工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马建宏表示,“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高校教师,要应积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实际,确定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汇聚各方智慧,提升科研攻关能力;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河南理工大学知联会副会长韩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注入了澎湃动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教师,首先要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守牢课堂阵地,并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育人根基;其次,要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努力提升个人科研能力,有效推进科研产出,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地合作,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并及时将最新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良性互动。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精神,积极投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和发展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新的贡献。
河南理工大学党外知识分子“智囊团”团长任建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与学校发展实际,有三点体会:一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作为理工科高校教师,探索建设安全生产大模型等交叉课程体系。二是要以青年担当为底色,践行双岗建功使命。在参政议政中聚焦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建议,助力工业智能化升级改造。三是要以经师人师相统一,服务现代河南建设。在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方面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